新媒体业务成营收创新点,这些媒体赚钱了!

2021-05-07 16:25 来源:“传媒茶话会”微信公众号

  在信息爆炸式增长的新趋势下,媒体正在经历着冲击与转型,加快向深度融合推进。当下,在经历着市场最前沿考验的市场化媒体的新媒体业务如何创新、营收?

  对此,媒体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涌现出不少“现象级”平台或产品,各自成为不同类型的媒体代表。

  现状:盈利占比超传统业务

  美国新闻集团最近公布了一份财报,显示该公司实现了自7年前重组以来的最大盈利。2020年第四季度,该集团盈利2.61亿美元。这是一家多元化的全球媒体和信息服务公司,业务涵盖数字房地产、新闻和信息服务、澳大利亚视频订阅服务、图书出版等多个领域。他们的盈利包括视频订阅服务增长了2%,道琼斯业务收入增长4%(道琼斯包括《华尔街日报》《巴伦周刊》和MarketWatch的出版商)创下了14年间的历史新高,其中道琼斯数字收入(发行、订阅、数字广告等)占到总收入的70%,这一个增长意味着其业务数字转型的成功。     

  虽然2020年疫情突发,但是国内不少媒体经过前几年的融合发展,为新媒体发展打下了根基,在疫情的突发阶段以及常态化阶段都能积极应对,表现出强劲的动力,实现了逆势增长。     

  作为时政期刊,中国新闻周刊于2013年后主动放弃自有APP,转而定位为“中国领先的社交媒体内容供应商”,专注于高品质内容生产,主要依靠微博、微信及聚合类新闻客户端等平台分发内容产品,不断延伸有效影响力。据中国新闻周刊总编辑王晨波介绍,目前他们的新媒体营收占比超过60%,近3年营收增长较快,利润占比超过70%。

  南方都市报社总编辑戎明昌告诉记者,2020年,南方都市报社的营收结构已发生质变,新媒体和新服务能力收入占比远超传统广告收入,达到总营收的2/3,牢牢占据主导地位。2020年全年总营收近5亿元,利润超亿元,新媒体和新服务能力是利润贡献大户。   

  封面传媒打造的“科技+传媒+文化”生态则通过技术赋能内容生产、技术赋能传播、技术赋能安全审核等采编审发、内容风控做出了一系列有成效的探索。封面传媒董事长、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总编辑方埜告诉记者,封面传媒创办两年就收入过亿并实现盈利,新媒体收入占比已超70%,在销售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技术输出、版权变现等快速增长,成为新兴经营增长点。新媒体盈利超过毛利额六成。 

  由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封面传媒承建的2020第八届中国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云展馆,是全国首个完全在云端呈现的国家级高科技展会。

  此外,封面传媒2020年影响力营销整体占比52.46%,除报纸外其余业务类型均为增长。与影响力营销相对应的,非广告类业务已占48%——技术输出营销占比近20%,内容版权收入占比10%。     

  华龙网作为新媒体集团,坚持聚焦主业、深耕主业,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总编辑周秋含告诉记者,2020年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收入近2.7亿元,利润总额近3700万元,基本都是新媒体相关业务。   

  以建设“省内领跑、全国一流”新型现代智慧传媒为定位,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实施双品牌战略,做强“智媒、智云、智库”三大平台,做优“传媒+N”业务模式,推出内容、数据、技术三大中台,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不断推进,在产品打造、内容生产和媒体运营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常务副总经理、齐鲁壹点传媒董事长魏传强表示,2020年,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新媒体业务及活动收入在全公司业务占比超过70%,齐鲁壹点传媒公司经营创收同比增长40%。 

  创新:运营模式渐多元

  面对全新的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市场,媒体传统的运营模式已经不能适配,对此不少媒体不断探索,创新盈利模式。    

  在经营端,中国新闻周刊定位于“企业级自媒体内容定制传播”。“今天的传播环境下,无社交不阅读,无分享不传播,企业机构早已变身自媒体,需要大量的新媒体内容产出。”王晨波表示,在传统内容采编部门之外,他们按照采编经营分开的原则,成立了策划创意中心,对接企业级内容创意需求,成为新媒体营销的发动机和最强大脑,不断制造出图文、视频、漫画等爆款营销策划。    

  以“优质原创、创意传播、智媒服务”为基石的“新闻+政务服务商务”运营模式是南方都市报社找到的一条既符合中央精神、行业趋势又符合自身禀赋的运营模式。    

  戎明昌告诉记者,“新闻+政务服务商务”包含着丰富的内涵,核心在“新闻”,坚持“新闻”统领,坚守新闻内容的主功能不变,好的内容永远是根本,是舆论场上的“硬通货”,没有传播力就没有一切。要义在“+”,也就是说,在“新闻”的统领下做加法,以“+政务”赋能政府治理,以“+服务”助推社会治理,以“+商务”介入行业治理。“+政务服务商务”,既追求社会价值,也讲求商业价值,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增强融合转型能量。    

  封面传媒通过影响力变现、活动营销、技术输出等创新盈利模式。方埜表示,封面传媒通过用好商业平台,探索MCN模式,做大青蕉拍客运营和流量变现等,实现版权收入的稳步增长。即使受疫情限制,2020年封面传媒活动营销仍取得突破。全年拉动经营超过百万元的活动达到14个。例如,围绕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发展机遇,封面传媒重磅推出“寻找成渝文旅新地标”大型云评选,助推旅游业回暖,实现了两个效益。 

  此外,封面传媒以智媒云平台为基础,从技术内向赋能进阶到外向拓展,从融媒体一体解决方案输出拓展到智慧文博、智慧治理等多个领域,智能技术品牌和项目迅速挺进全国市场。据悉,2020年封面传媒技术输出收入增长了135%,在总收入中占比接近20%。   

  而华龙网集团近年来充分发挥主业优势资源,积极推进经营转型创新,打破以政务宣传、手机报为主要收入的单一业务结构,形成以广告宣传、移动信息、技术服务和“互联网+”产业为核心的业务结构。  

  “我们一直致力于推进传统的媒体行业经营业务转型创新。”周秋含表示,华龙网充分运用品牌优势和落地执行能力,深化全媒体营销。凭借自身网络媒体及地域推广平台优势,为客户提供网站、两微一端、抖音、快手等新媒体运营服务和H5、短视频、宣传片等专项服务。连续多年主办或承接大型品牌宣传、全媒体营销活动和专业体育赛事。全国百家网络媒体重庆行、云阳龙缸网红景点打造、重庆女子半马、直播带货等,运用媒体先天的传播优势整合活动营销,价值事半功倍。华龙网还为企业提供互联网品牌塑造服务,如策划包装、企业IP打造等一揽子品牌解决方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依托产品、技术、数据三个平台,持续推进新媒体产品创新和融媒业态模式再造能力,“传媒+N”业态模式不断优化,媒体经营力不断提升。

  魏传强向记者介绍道,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的广告营销方式已经发生两个转变:一是广告营销的重点由以报纸为主转向以新媒体为主;二是由品牌广告为主,转向品牌广告与效果广告并重,并力求达到“品效合一”。

  发展:布局转型智媒化

  新媒体融合、转型发展道路上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新媒体的业务增长方向和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有哪些?   

  面对记者的疑惑,王晨波表示,目前市场已经普遍接受了新媒体传播服务,纸媒广告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发展新媒体业务是刚需,是机遇,更是挑战。王晨波告诉记者,转型的核心仍是内容能力,传统媒体基因不在技术在内容,只有内容有影响力,媒体才有竞争力。下一步还是要继续探索深度内容的视频化和人格化,建立短视频时代的自有IP。  

  南方都市报社也在进行艰苦卓绝的智媒转型实践,为此,南方都市报社破除了印刷思维,走出了生产惯性,逐步构建起“优质原创+创意传播+智媒服务”三大核心能力,形成了“原创报道、创意产品、视频影像、智库数据、视觉设计、线下活动、技术服务”七大拳头产品。    

  “南方都市报社现在乃至将来要做的,依然是要想尽各种办法,不断夯实三大核心能力,不断打造更多标杆、拳头产品。”戎明昌告诉记者。     

  关于未来发展方向,封面传媒围绕打造“科技+传媒+文化”生态体的目标,聚焦“智能技术、智慧文博、内容科技、数字营销”四大产业方向,立足四川、连接成渝、面向西南、影响四大经济圈,积极探索新空间、新领域、新产品、新业态。方埜告诉记者,在这个体系里,“传媒”是核心,紧紧联接着“科技”和“文化”,做强科技引领、拓展文化产业,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做强主流媒体阵地。    

  时代也正在给新媒体的蝶变赋予更多机遇。周秋含坦言,下一步华龙网将探索“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运营模式,通过无边界服务、全天候响应和精准化运营,提升市场搏击和抗风险能力。   

  打造特色媒体融合发展模式是布局新媒体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对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来说,就是加强新型现代智慧传媒建设,打造齐鲁特色融合转型模式。

  魏传强告诉记者,下一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将以“传媒+N”模式作为可行路径,优化升级经营体系。同时,加强用户运营,强化用户连接,营造用户生态。此外,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将强化技术赋能,做实内容、数据、技术三大中台。建立一体化协同、高效运转的“中央厨房”,打造多元化、多端口、多功能、多服务聚合的综合平台,夯实现代传播体系建设的基础。 

(责任编辑:秘书处)
友情链接

中国经济传媒协会版权所有京ICP备1703524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691号Copyright 2012 Chinatrad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经济传媒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