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AI竞争激烈交锋:中国科技创新需要良好的舆论环境

2024-07-29 22:47 来源:传媒茶话会

  20225月,百度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正式落地武汉经开区,面向市民提供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直至今年7月初,萝卜快跑与行人发生轻微接触,舆论场中出现了诸多关于无人驾驶安全、法律和伦理的观点交锋,其中不乏无人驾驶汽车抢司机饭碗”“无人车影响就业等声音。 

  科技的创新和发展应该是理性的、客观的,可以有不同意见,也需要各种建议和讨论来完善和矫正前进的方向,但不能动辄泼冷水、扯后腿,更不能利用虚假言论引发对立和焦虑。 

  如今,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强大动力,无人驾驶是未来的科技高地。然而,一段时间以来,网络舆论环境中不乏泼脏水”“蹭热点的行为,蹭着蹭着却跑偏了方向。 

  比如,有自媒体给科技创新企业泼脏水,恶意捏造错误数据,将400辆无人车和一季度的83.9万订单炒作为武汉投入1000辆萝卜快跑无人出租车”“在武汉已经拿下500万个订单黑水军罔顾已经澄清的客观事实,恶意诋毁新生事物、误导公众、搅乱舆论场。 

  种种发黑料”“泼脏水”“扣帽子的行为,不仅扰乱舆论环境,更阻碍了新技术的创新发展。 

  不可否认,技术的新旧交替往往伴随着一定阵痛,每一次科技创新都会产生新的岗位,也会影响一些旧的产业。但越是新旧交替之间,越有摩擦、有阵痛,就越需要舆论的正向引导,客观地反映问题,以便社会、政策、监管更好地协调多方面的诉求和利益。 

  在汽车史上臭名远播的红旗法案就被永远钉在了耻辱柱上。19世纪早期汽车技术萌芽,当欧美各国马路上已经跑起汽车时,英国马车商人、马车夫等群起反对这个新事物。不仅如此,在媒体宣传下,人们开始仇视汽车:医生认为汽车污染空气,造成疾病增多;骑马的人指责汽车惊吓了他们的马;农民抱怨汽车对他们养的牲畜构成威胁。 

  汽车被妖魔化导致英国政府先后制定限制汽车发展的政策。1861年通过的《机动车法案》规定,任何车辆在宽阔的路面行驶时速度不得超过每小时10英里(1英里约合1.6公里)、在居住区不能超过每小时5英里。到了1865年,又出台《机动车道路法案》(红旗法案”),荒谬地规定一辆汽车要3个人开,其中1个人必须步行在车子前举着红旗,车子不能超过红旗。英国本是首先发明内燃机的工业大国,一系列举措却影响了英国汽车工业发展进程。 

  更进一步地,网络黑嘴抹黑科技创新与当下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相悖离。 

  不久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指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其中就包括引导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然而,有的自媒体大肆炮制《闹大了!出租车司机全体下岗?无人驾驶车抢饭碗,底层百姓谁来管》《这下开滴滴也不行了?“萝卜快跑”1个月干300万单!评论区坐不住了》等耸人听闻的文章,故意煽动网民情绪、制造失业焦虑,加剧了无人驾驶取代网约车”“人工智能取代人类的恐慌。  

  投放无人车进行技术落地原本是科技发展进程中的正常过程,却在发展的过程中遭到了部分自媒体有针对性的指责和抹黑,在同一时间发布大量相同内容,将新技术炒作成了千万大军失业潮。 

  技术创新从来都不是发展的敌人,历史上每一次技术革命最终都带来了更多的工作岗位。无人驾驶作为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汽车等前沿领域竞争的集大成者,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支持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专家也指出,无人驾驶应用场景有诸多想象空间,未来会带动就业结构升级,促进劳动力市场的深刻转型。 

  而想要有效引导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良性的市场环境、健康的舆论氛围。 

  一方面,科技创新需要舆论支持,媒体应以发展的眼光和格局,全方位认识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肯定新技术为社会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媒体营造客观公正的舆论环境,不应出现捏造新闻”“抹黑产品”“诋毁对手等行为,限制新生事物创新空间,阻碍技术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国际上汽车制造业竞争很激烈,信息化、智能化、共享化等不断发展,对我们来讲有危有机,危中有机。 

  今年两会后,李强总理到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调研,要求在标准制定、要素保障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以自动驾驶技术迭代升级助力汽车产业发展和智慧城市建设。 

  早在今年年初,英国籍博主Jason在武汉沉浸式体验了萝卜快跑无人驾驶汽车和光谷光子号空轨,感受了武汉这座未来之城的科技魅力。7月初,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回应“ChinaTravel”热潮展现了中国发展的勃勃生机,称武汉为赛博武汉 

  点赞背后是我国蓬勃发展中的无人驾驶产业。从研发情况来看,已有百度、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多家知名企业在国内积极投放自动驾驶车辆进行测试和运营;从应用场景来看,除了已经投放自动驾驶车辆的武汉、广州,全国还有50个城市出台自动驾驶试点示范政策,江苏、深圳、上海、杭州等多省市已制定自动驾驶相关地方立法。 

  更进一步说,当前各大科技强国都在自动驾驶行业暗自角力,一些国家已经从国家战略层面进行部署。我国早在2015年就将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无人驾驶就被列为汽车产业未来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 

  如今,无人驾驶作为AI最大应用场景之一,中美科技企业的竞争日渐紧迫。725日晚23点半左右,《华盛顿邮报》发表了OpenAI CEO奥尔特曼(Sam Altman)的署名专栏文章,题目为《Who will control the future of AI?》,奥尔特曼表示,未来,AI技术将取得巨大进步,并将成为关键的国家安全问题。 

  没有第三种选择——是时候决定走哪条路了。美国目前在人工智能发展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继续领导远非有保障。世界各地政府愿意花费大量资金来追赶并最终超越我们。中国表示,其目标是到2030年成为人工智能的全球领导者。奥尔特曼指出,如果他们在 AI 上取得领先,他们将迫使美国公司无法实现领先。 

  奥尔特曼署名文章的背后,也折射出中美在AI领域的激烈交锋。 

  不仅如此,近几天,美国企业特斯拉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先后宣布重磅动作,前者称Robotaxi(特斯拉无人驾驶出租车)将于今年1010日正式发布,后者宣布将在未来几年内在其无人驾驶子公司Waymo上再投资50亿美元。 

  新科技赛道,我们不去占领就会有别人占领。 

  值得肯定的是,已有大量积极、客观的舆论报道凸显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成果。今年6嫦娥六号取回月壤世界瞩目,媒体从技术创新点、科技价值、可持续发展等维度全方位报道,不仅展示了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实力,还引发了全球对太空探索的研究热潮。 

  科技创新需要时间和实践来验证其可行性和安全性,良好的舆论环境是不可或缺的土壤,只有这样才能放开手脚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媒体、自媒体、公众应对创新技术给予更多理解和支持,保持客观公正,营造出更具包容性和开放性的舆论环境。(作者:陈莹)

(责任编辑:秘书处)
友情链接

中国经济传媒协会版权所有京ICP备1703524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691号Copyright 2012 Chinatrad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经济传媒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