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国经济媒体融合发展交流大会:媒体深融如何“融”?

2023-12-17 22:03 来源:传媒茶话会

  20231216日,以脱虚向实,回归本源为主题的“2023中国经济媒体融合发展交流大会在京举办,论坛由中国经济传媒协会主办,传媒茶话会、中国经济传媒协会新媒体分会承办,来自主管部门、新闻媒体的中高层,学界专家等600余人与会,参会嘉宾直呼干货满满

  小编从领导、媒体大咖、学界专家的演讲中提炼出一批干货与大家一起分享。

  深融阶段应该什么?如何


  中国经济传媒协会会长赵健经济媒体深度融合的关键,在于始终不渝的守正、步履不停的创新。 

  守正必须坚持内容为王。要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弘扬正能量。要直面当前外部严峻复杂形势造成的不稳定、不确定性,集经济媒体融合之力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引导舆论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提振市场信心,弘扬企业家精神,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讲好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故事。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创新创优重大主题报道、大兴调研之风,加强舆论监督,反映民生民情,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干部群众的精力真正花在干实事上,激发全社会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创新就是以技术为支撑,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向网络化、移动化、社交化转型,让主流成为顶流,正能量澎湃大流量。

  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如何推广治理电视套娃收费乱象?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政策法规司司长刘俐:接下来在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全国范围内推广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还要做以下几个工作:第一,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做这项推广工作;第二,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好工作落实;第三,完善长效机制确保标本兼治,进一步完善法规政策、标准规范;第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改进内容和服务

  如何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中华新闻工作者协会原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翟惠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主旨精神之一是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具体到经济媒体来说,除了思考如何唱响、曲子怎么谱、词怎么填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过好互联网这道关。因此,有几对关系需要媒体深入考虑。 

  第一,如何处理好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和媒体自身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总书记说过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媒体作为最重要的传播渠道之一,如何直接向受众传播中央文件的精神,人民利益如何体现出来?我认为,必须从国家长远利益出发、从人民的切身利益出发做好报道,媒体也就获得了自身的利益。 

  第二,如何处理好领导官方话语体系、专家学者话语体系和百姓话语体系、网络话语体系之间的关系。内容为王的核心并不是只掌握领导话语体系和专家话语体系,而是在转化成百姓和网络话语体系的过程中实现的,内容为王绝不是照本宣科或秘书式的传达。

  真正拿出革命的勇气和劲头搞融合 

  中国记协原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顾勇华:在媒体融合过程中,媒体积极尝试深入探索扎实推进体制机制、生产流程、平台建设、人才技术等方面的融合,大大拓展了主流舆论阵地。但是,在推动媒体的深度融合上,还有不少难关需要攻克。一些地方和媒体融合项目建设缺乏总体规划,存在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有的媒体动辄百个微信公众号质量上不去,管理跟不上,有的媒体内部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不适应融合要求。传统业务与新媒体业务仍然是两张皮,仍然存在体制机制壁垒。媒体融合是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要真正拿出革命的勇气和劲头搞融合。 

  顾勇华提出,经济媒体融合发展的基础是人才。以四力衡量,经济媒体编辑记者队伍无论在理论素养、经济专业水平还是传播能力、用好新兴媒体的本事等方面仍有不小的提升空间。

  检验媒体真假融合有四把标尺 

  中国青年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张坤:检验媒体真假融合有四把标尺,第一把:是不是在党委统一领导下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第二把:是不是真正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第三把:是不是真正实现了一支队伍,多个平台,并正在转型为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新型主流媒体?第四把:是不是真正以内容创新为根本,是不是充分传承和发扬主流媒体内容、人才优势推出融媒体精品?

  主流媒体要尽心竭力服务好民营经济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会长、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韩保江:主流媒体要尽心竭力服务好民营经济,主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积极宣传民营经济的重大贡献和作用。没有草根为主的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就没有中国经济的繁荣、中国社会的稳定。二是大力批驳不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错误言论。民营经济原罪论”“民营经济离场论等错误言论要旗帜鲜明地批驳。三是认清民营经济与人民群众是息息相关的命运共同体。民营经济民营企业贡献的税收也是各级财政拨款支持的源泉之一。

  专业媒体要深度融合、深度拥抱、服务本行业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时报总编辑孟宪励: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人民名医》直播为代表的一批融合产品,我们在内容、功能两个维度上做了一些有效探索:内容融合,以点带面,带动内容整体融合;尖兵突破,持久促进疾病管理功能融合。健康时报深度融合是对报社20多年医疗资源的全面激活,以六届国之名医榜单为专家蓄水池,为深度融合持续蓄能; 同时,直播质量持续性升级,确保了节目在同类产品中一直处于领先地地位。

  融合三方面困难倒逼媒体拥抱新生态 

  每日经济新闻副总编辑李凯:媒体融合过程当中普遍会遇到很多困难,正是这些困难倒逼媒体拥抱新生态。一是人才困难,优秀记者越来越少,对财经媒体人才的专业性要求却越来越高,怎样为优秀记者减负,更好地为他们赋能,是所有媒体都面临的困境。二是技术焦虑,面对大模型等新技术的巨大冲击,行业内甚至有声音担心媒体什么时候会被新技术所替代。三是传播渠道问题,行业竞争更加激烈,好新闻需要有好流量,没有抢占到第一时间新闻质量和传播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上热搜有规律可循


  新浪微博执行总编辑于琪:上热搜有规律可循,回应用户关切和与用户需求共振是上热搜的密码。 

  从载体上看,图文快讯符合时效性,传播效果较好;解释深刻内容、讲逻辑讲道理的时候,文章是效果最好的载体;视频直播在第一现场内容时效果是最好的;投票能够有效降低用户跟媒体内容互动门槛,媒体想要上热搜也要思考调动用户的载体,降低用户消费成本,你选对了吗?

  国际传播面临空前机遇 

  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院长、教育部大数据与国家传播战略实验室主任张昆当下国际传播面临空前的机遇,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中国作为全球负责任大国的崛起,需要与综合国力相匹配的全球传播体系;第二,传播技术的发展,网络新媒体及社交媒体的发展使得国际传播领域出现了弯道超越的可能;第三,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和社会能够利用对外传播的资源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第四,高等教育的发展聚集大量新闻传播人才。

  全球社交平台开号,打造亮丽中国名片 

  央视网国际传播事业群总经理、熊猫频道中心总监衣炜:熊猫频道已在全球超过20个社交平台开设账号,账号集群粉丝量超过5670万,在对外传播中,已经成为一张亮丽的中国名片。熊猫频道主要有三方面举措,一是通过多样态产品融合讲好大熊猫故事,二是多渠道融合传播打造全球大熊猫朋友圈,三是融合升级打造大熊猫产品生态圈。

  明年小目标突破10亿!媒体如何打造区域公共品牌? 

 

  安吉县融媒体中心(安吉新闻集团)党委书记、主任、董事长祝青媒体打造区域公共品牌要做好三件事: 

  一是选择独有的赛道走市场。安吉优品汇选择商务领域,服务好对优质农产品有更多需求的商务群体。 

  二是实行两线相融去销售。先做好线下,在线下会员普遍满意的情况下再把产品同期推到线上。 

  三是坚持三位一体来管理。坚持一产重点、二产精选、三产引流,发挥好县域媒体能够覆盖全县各个产业的优势,用优品内在+文化加持+数媒赋能一体化。

  大模型汹涌而来,主流媒体有何举措?造船出海还是借船出海 

  每日经济新闻副总编辑丛刚:建设大模型要符合媒体自身需求,作为财经媒体内容涉及各行业,大模型要对各个行业知识都有涉猎,对媒体来说共建大模型可能是一个模式。 

  中科闻歌联合创始人、副总裁赵菲菲建议媒体造船出海,自建大模型。从研发层面来看,基于一个安全可控的基座做一些特定领域指令的私有化微调,成本并不是很高。另外,媒体机构自身具备很多领域的数据,做指令微调过程中这是优势。从长远价值来看,如果能够做出一个自主可控的大模型,未来还可以形成自己的智能化中台,进一步成为媒体机构的资产。 

  羽人科技联合创始人王瑶:在大模型训练中,数据数量并不能起决定性作用,更重要的是数据质量,因此有自己的数据、有高质量的数据集,再加上训练、开发大模型的能力,媒体自己造船出海应该是比较好的方式,因为私有化部署在安全性和数据管理上有明显的壁垒。 

  传播大脑科技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技术官张健:不论造船出海还是借船出海,内容安全风控都是重中之重。在媒体行业,大模型生成的内容事实性是基础,然后再考虑生成内容的安全性的风险。目前对大模型的应用还属于辅助创作的状态,采编人员可以随时调用大模型帮忙寻找热点,搜索本地媒资库,做更多的内容策划,以及查找更准确的背景资料等,之后还要严格进行三审三校标准流程。 

  快手Y-tech资深技术专家施侃乐:媒体对信息准确性、正确性把控严格,有三审三校,短视频平台也是如此,快手有成千上万人的审校团队,通过人工智能加人工审核方式过滤掉大量有问题的、重复的内容。借助大模型,快手能够帮助用户高效高质量地生产出好的视频内容,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帮助用户把合适的视频分发到合适的人。 

(责任编辑:秘书处)
友情链接

中国经济传媒协会版权所有京ICP备1703524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691号Copyright 2012 Chinatrad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经济传媒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