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美景里探寻西部崛起之力——2021中国经济媒体社长总编四川行

2021-06-21 10:45 来源:江苏经济报

  编者按: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四川和江苏同属长江经济带。四川抓住“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机遇,努力打造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战略高地,经济总量从2012年的2.38万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4.86万亿元,迈上2个万亿元台阶,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从4.4%增加至4.8%。 

  6月6日至11日,本报记者跟随“‘十四五’开局看四川——2021中国经济媒体社长总编四川行”采访团,从成都出发,先后走进宜宾、南充、雅安、德阳等地,访园区、探企业、观产业,一步一景,在川蜀新美景里切身感受到西部崛起的澎湃动力。 

  策划、撰稿:江苏经济报记者 杜颖梅 



  新高地 区域发展迸发新活力 

  成渝双城经济圈是中国西部最大、最具活力的经济圈,在此基础上,四川省委提出,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区域中心城市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跟随“‘十四五’开局看四川——2021中国经济媒体社长总编四川行”采访团走出成都,记者发现,四川各市州正在你追我赶,竞相发展,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新高地,迸发出强劲的活力。 

  三江交汇处的“双城建设” 

  “依靠政策,发展新兴产业,宜宾可以‘快’起来。但大学城、科教城才能让宜宾真正走向强大。”最早一批到宜宾投资智能终端产业的企业家何明寿说。 

  和许多传统资源型城市一样,以煤炭、白酒为主要支柱产业的宜宾也曾面临转型难关。短短几年,智能终端、锂电新材料、轨道交通、汽车等新兴产业在这里从无到有、迅速起步,正是得益于宜宾举全市之力推进大学城、科创城“双城建设”。 

  宜宾三江新区位于金沙江、岷江、长江三江交汇处,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于2020年2月18日正式批复设立的全省首个省级新区。驱车行驶在宜宾三江新区“大学城”的主干道上,路两旁的校舍在蒙蒙细雨中充满了书香气息。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华大学、成都理工大学……都在宜宾设立了研究生分院或分校区。 

  从一组数据对比中能够看出宜宾“双城建设”的成果:2016年,宜宾只有2所高校,在校大学生2.5万人,万人大学生数是45.8人,远低于四川省162.35人的平均水平。截至2021年5月,宜宾已拥有12所高校、12所产研院、2个院士工作站,在校大学生增加到7万人,跃居川南第一、全省前列。“宜宾抓大学建设,抓住了人才,抓住了未来。”成都理工大学产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徐仕海说。 

  迈进“十四五”,有了科技人才智力支撑的三江新区正在打造产业发展新优势,发展以智能终端为主的2000亿电子信息产业、以汽车和轨道交通为主的1000亿装备制造业、以锂电材料为主的1000亿先进材料产业、以医用卫生和医疗器械为主的500亿医疗健康产业集群,加快培育1个千亿企业和10个百亿企业。 

  嘉陵江畔的“三到”服务 

  2020年7月2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设立第三个省级新区——南充临江新区,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再添强劲新引擎。临江新区规划面积398平方公里,覆盖顺庆区、高坪区、西充县16个乡镇街道,现有常住人口33.6万人,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61亿元。 


南充临江新区

  临江新区区位优越,位于“成渝西昆”钻石经济圈腹心地带;交通便捷,高速公路、高铁、空港、航运交汇;拥有南充现代物流园、中法农业科技园等5个国省级园区,以及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充协同改革先行区、南充保税物流中心(B型)两大开放平台。 

  5月中旬,南充市副市长赵迎春在广东、浙江的投资推介活动上介绍说,新区之“新”,新在政策利好,新在规划超前,更新在环境优质。“我们始终坚持思想大解放、政策大配套、环境大优化,努力为企业提供‘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的优质服务,着力将临江新区打造成创新创业的高地、投资兴业的宝地、宜居宜业的福地。”截至目前,新区已签约高端产业项目35个,协议总投资680.9亿元,成功落户中科九微、三环电子、华西建筑产业园3个百亿级重大产业项目,正全力培育汽车汽配、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 

  按照规划,到2025年,临江新区常住人口将达到58万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60亿元;到2030年,新区常住人口将达到8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900亿元;到2035年,常住人口将达到10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300亿元。一个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新区正在崛起。 

  现代物流园里的开放平台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和铁路的大建设、大发展,“蜀道难”逐渐成为过去。四川的现代物流业迎来高速发展期,新型产业功能区的扩充也为区域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位于雅安的川藏物流(旅游)产业园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依托川藏铁路、雅叶高速、天雅高速、国道318线等交通要道,坐拥对藏桥头堡的重要区位。根据规划,将建设一个大数据智慧物流平台,川藏公铁联运核心枢纽、川藏供应链核心功能区两大核心,西南地区进出藏物资集散地、川藏铁路建设后勤保障基地、战略及应急物资保供基地三大基地,商用卡车后市场、特色农产品(电商)市场、川藏特色旅游产品博览城、川西大板石材市场四个市场。建成后,将全方位推进开放合作,加快融入东西畅达、南北贯通的对外经济走廊。 

  目前,物流园的建设工地正一派热火朝天景象。一期工程1.5公里主干道通车,18000平方米仓储用房、4500平方米汽修汽配厂房、智慧物流中心、招商中心的主体施工,以及粮食和冷链物流中心建设已完成,即将陆续投入使用。13000平方米汽修汽配厂房、7500平方米汽贸城等二期工程建设正在推进。 

  同样围绕新型功能区建设,南充现代物流园的物流产业已实现了川东北的“四个最大、一个唯一”,即川东北最大公路港、最大农产品交易中心、最大粮食仓储中心和唯一保税物流中心(B型)。值得一提的是,保税物流中心(B型)自封关运营以来,已与中深科技、顺传集团、嘉美印染等20家企业达成入驻合作,预计到年底进出口总值将达到2亿元。当地已在规划筹建综合保税区和保税产业园,以加快对外开放步伐。 


  新生态 巴山蜀水绽放新魅力 

  6月中旬的四川之行,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巴山蜀水的生态之美。作为长江、黄河上游的生态屏障,四川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融入治蜀兴川的各个领域和环节,推动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齐头并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绽放出无限魅力。 


五粮液生态湿地

  一瓶酒的“守护” 

  不到宜宾不知道,五粮液江北产业园区里居然有一块环保生态湿地,品种多样的绿色植被和中间的红色小径、栈桥巧妙组合成五粮液的商标,把工业废水处理项目变成了绿意盎然的美景,成为网红打卡地。 

  这个环保生态湿地综合治理项目始建于2017年10月,2018年6月全面完工,其中环保生态湿地面积23000平方米(废水日处理量10000立方米)、河道生态湿地面积6700平方米(废水日处理量6000立方米),是全国白酒行业首家废水生态处理示范项目,得到了环境生态部的充分肯定。 

  “我们采用的主要工艺是不饱和垂直流滤床和表面流滤床两级生态湿地,利用垂直分布的石英砂、火山石、铁矿渣、砾石四层生态填料形成的微生物菌群及水生植物去除污染物质。”五粮液环保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少棠告诉记者,园区排水经过环保生态湿地处理后,色度值接近自来水,指标提前达到岷江、沱江排放限值要求,每年可补给宋公河生态用水超过300万立方米。 

  环保生态湿地配合五粮液5A级景区创建,集工业废水生态处理、景观打造功能于一体,既改善了河道及周边生态环境,提高了宋公河水质,也助力长江经济带生态屏障建设。据测算,五粮液环保生态湿地和河道湿地建设后可减少排放COD426.69t/a、氨氮12.19t/a、总磷4.27t/a,每年节能减排经济效益约为293.83万元。 

  该项目只是五粮液守护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举措之一。“做食品就是做生态,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这是五粮液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曙光对所有员工的要求。 

  五粮液集团位于长江起点城市宜宾,作为根植于中国传统农耕文明发展起来的大型酒企,骨子里传承着中国“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哲学思想。数十年来,五粮液持续加强生态基础设施、绿色信息平台、能源节能减排、绿色有机生态产业链建设,不断增强绿色发展能力,如今又加快争创“零碳酒企”,将对母亲河的守护作为自己的使命与责任。 

  “五粮液有5万员工,这是看得见的员工;还有无法统计的、绝对值非常大的、数以亿万计的微生物,这是肉眼看不见的五粮液‘员工’。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五粮液自己。”五粮液环保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五粮液酿酒所用的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五种粮食来自大自然,经过明代古窑池发酵,酿出美酒的同时,也产生了丢糟。上述负责人介绍说,“五粮液一年产生60余万吨丢糟,里面有机物含量依然丰富。其中一半作为饲料,提供给四川、陕西、湖南等地养牛,另一半通过生物质发电项目,提供绿色能源的同时,燃烧产生的蒸汽再用于酿酒,不仅实现了‘从土地中来到土地中去’,还带来上亿元收入。” 


中法科技园

  一座园的“变脸”

  在南充市高坪区江陵镇的嘉陵江畔,有一座美丽的园区——中法农业科技园。乘坐电动车一路进去,从柑橘博览区到循环农业区再到湿地农业区,身旁百花摇曳,远眺波光粼粼,绿水青山间随手一拍,都是让人心旷神怡的美丽画卷。在这座农业科技园区里,也有片湿地。科技园负责人告诉记者,它的前身是被采砂人挖得千疮百孔的江滩,园区重新规划改造为凤仪湾湿地,如今已成了候鸟的天堂。 

  这是南充市与法国香槟-阿登大区共同商定合作建设的农业科技园区,被列为中国与法国联合实施的国家级重点项目,也是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推介的重点项目。绿水青山如何转化为金山银山?好的生态如何转化为富民资源?中法农业科技园正在探索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园区被总体定位为“中国农业公园、都市后花园、旅游目的地”,计划总投资50亿元,打造集智慧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于一体的高品质田园综合体。 

  科技园里有个特殊的大棚——循环农业区智能温室。这座巨大的白色建筑占地约2.5万平方米,超透光玻璃屋面在阳光映衬下为其增添了一抹“科技范”。“如果大家9月份再来的话,就能看到番茄苗长到7米高,从9月到次年的5月一直产果,每平方米年产量可达50公斤。”产业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温室相当于一个植物工厂,改变了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生产方式。温室地下埋着密密麻麻的数据线,通过一台气候计算机对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光、热、二氧化碳、水等进行全智能控制。仅以温度控制为例,精细到温室对角线两端的温差不超过0.5度。这些技术转化成熟后,将带动四川乃至西部现代科技农业发展。 

  除了高科技,中法农业科技园还在开发休闲旅游产业上动了不少脑筋。凤仪湾八景、鸟巢亲子乐园、非遗展示中心、红酒文化体验馆、木屋酒店、欧式风情街……再加上正在建设中的康养水镇和水上乐园,未来这里将形成春赏花、夏戏水、秋品果、冬养生的四季常青产业链,将带动周边村民更自觉地融入景区建设与发展中。 


天水县润兆的鲟鱼

  一尾鱼的“转身” 

  雅安的森林覆盖率达73.9%,被称为天府之肺,为人津津乐道的雅雨、雅鱼、雅女可以说都是好山好水养育而成的。思经河贯穿雅安市天全县,平均流量7立方米/秒,水质清澈,透明度大于30厘米,溶氧含量大于6毫克/升,水温常年保持在4-23摄氏度,含氧量达8毫克/升,非常适合冷水鱼养殖。 

  四川润兆渔业有限公司正是被这样的好水招引而来,于2012年落户天全。“全球市场上近8%的鱼子酱是我们供应的。这样的生态环境才能孕育出被誉为‘黑色黄金’的世界顶级鱼子酱。”该公司副总经理傅文杨对记者说。在他身后,160多口直径20米的圆形标准化全流水鱼池里,一条条上百斤重的鲟鱼自由地游动着。2020年,润兆渔业的核心产品“芙思塔”鱼子酱产销24.1吨,产量居四川省第一、全国第二,远销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供全球50多家顶级餐厅,实现年出口创汇近600万美元。 

  润兆渔业还开启了智慧水产养殖,不仅建设标准养殖池,利用高山冰雪融水集中生态养殖鲟鱼,还在所有鱼池安装传感器,实时将水温、液位、溶解氧、PH值等数据传递到监控中心,专家和养殖人员可随时在手机上查看,并远程控制投饵、开关增氧机等。 

  “现在国内市场发展非常迅速。”傅文杨说,2020年受疫情影响,公司调整营销策略,加强开拓内销市场,请网红直播带货,销售情况出乎意料的好。虽然一条鲟鱼养到可以取鱼子需要漫长的十年时间,大规模养殖的风险和难度都不小,但他仍对未来充满信心。今年3月,润兆渔业投资1.2亿元建设的二期70余口鱼池启用运行。 

  如今,冷水鱼产业已成为天全县的特色农业, 天全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天全将坚持“好山好水养好鱼”,力争2025年创建国家级冷水鱼现代农业园区,助力四川从水产大省向水产强省跨越。  


  产业创新锻造新实力 

  6月15日,中共四川省第十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提出,把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作为一项长期而紧迫的重大任务来抓,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创新已成为重塑全球和区域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与此同时,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产业显现出强大的韧性。四川省正在多方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精心培育新经济、新产业的新增长极,用创新发展锻造出川企硬实力。数据显示,四川省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从2012年的48.9%提高到了2020年的60%,2020年数字经济规模已达1.6万亿元。今年1月,四川正式发布《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四川)建设工作方案》,提出力争到2022年,全省数字经济规模超过2万亿元。 

  三环电子的十三期 

  走进三环电子不大的展示空间,从第一期项目产品到第十期项目产品,从陶瓷插芯到多层陶瓷片式电容器,一件件看似不起眼的产品却蕴藏着了不起的创新力。 

  从2007年开始,南充三环电子一期落户高坪,二期到十期项目随后持续推进,很快带动当地的电子信息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今年,十一期、十二期项目已安装调试设备,十三期项目也已在进行前期工作。去年年底,南充三环研究院正式揭牌。这个三环集团的“最强大脑”是川东北首个民营企业产业研究院,投入使用后将实现创新成果就地产业化,产生科技创新的“裂变效应”,同时对当地的电子信息产业链上企业产生“核聚效应”。 


九天真空的智能制造

  勇于啃“卡脖子”技术硬骨头的,不止三环电子一家。半导体产业是典型的卡脖子工程,在真空装备及部件领域已深耕多年的四川九天真空科技有限公司,积极参与国家02重大专项,在半导体装备的核心部件上,形成了预研、在研、量产的梯级研发产品系列,以薄膜规、低粒子阀、变通导摆阀为拳头产品,形成了国产替代的持续创新,为集成电路装备客户提供优良的真空产品。 

  位于西充县的九天真空生产车间里,一台台机床在开足马力运转。“这些波纹管精密度很高,都是显微镜下焊接的。”该公司董事会秘书王祖君告诉记者,企业自主研发真空系列产品600余种,拥有近百项专利等知识产权,参与制定多项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产品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半导体、国防科技、电子通信、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疗等各国家战略性支柱行业和大型科研单位。九天真空还拥有国内首个真空产品的工业4.0智能数字化生产车间,是中国真空行业的唯一一条智能生产线。 

  “天谷”的第一台 

  在天谷·南充智能信息产业园,一台主动式毫米波人体安检仪引起了采访团的极大兴趣。走进这个圆柱形装置的玻璃门,只需短短一秒钟,一旁的显示器上即可看到人体图像,并且藏在身上的金属、陶瓷、粉末、液体等不同形态的违禁品被以不同色彩标注了出来。“这款产品比传统金属安检仪效率更高、检测范围更广,目前已在深圳宝安机场投入使用。”四川华讯方舟智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技术运营总监李军霆对记者说。 

  作为中国电子信息100强企业,华讯方舟以核心技术为引擎,抢先布局太赫兹安检、通信、医疗、国防等产业,自主研发了第一台主动式太赫兹圆柱形人体安检仪,填补了我国在太赫兹人体成像安检市场的空白。 

  天谷·南充智能信息产业园是华讯方舟在南充临江新区投资25亿元兴建的项目,占地218亩。该项目将建设四川省太赫兹研究分院、研发中心、数据中心,生产太赫兹安检设备、卫星高频头、智能终端等产业线集群。目前,一期项目已竣工投产,二期项目正加紧建设,将于今年内全面建成。建成后,预计实现年产值50亿元,年创税不少于1亿元。 


雅安大数据产业园

  雅安的第四“雅” 

  雅安“三雅”闻名已久,也许在不久的将来,雅雨、雅鱼、雅女之外将再添一“雅”——雅云。因为这里有四川省单体规模最大、标准最高、性价比最高的数据中心——雅安大数据产业园,具有新经济特色的中国雅云数字科技城正在迅速崛起。 

  “雅安水电资源丰富,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我们以绿色产业为切入点,建设了这个大数据产业园。”雅安产投集团董事长周船介绍说,雅安大数据产业园也是四川省首个直连国家互联网一级骨干节点的多运营商网络接入的园区,目前已建成4幢“五星级”数据机房,已建数据机房面积超11万平方米,在建数据机房面积超过6万平方米,具备1.2万个机架交付能力,上架率超过60%。今年以来,获得了“2020年度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认证、“绿色数据中心等级评估”白金级认证、“碳中和”认证等。 

  雅安大数据产业园还规划了数据存储、计算、应用、交易和数智制造、数据人才培训六大生态产业链,目前正在打造成渝地区超大规模绿色数据中心、新型智能算力供应中心、数据创新应用中心、数据人才培训中心。围绕协同成都、融入成渝、服务全国的发展定位,已吸引阿里、腾讯、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头部企业落户,同时成为中国电信天翼云全国三大资源池之一、中国移动云全国九大节点之一,成功打响“中国雅云”大数据产业名片。 

  到明年年底,产业园力争实现3万个标准服务器机架交付使用;到2030年年底,力争建成容纳15万个服务器机架、ZB级海量存储空间、浮点计算能力超过50亿亿次每秒、上千应用汇聚的“大数据中心国家枢纽节点”。 

(责任编辑:秘书处)
友情链接

中国经济传媒协会版权所有京ICP备17035242号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691号Copyright 2012 Chinatradenews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经济传媒协会